围绕卫星导航系统中原子钟和时频系统相关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的开展学术交流,主要包括:星载原子钟技术、地面站基准原子钟和守时原子钟技术、芯片原子钟技术、卫星时频信号的生成与保持、系统时间信号生成与保持、时频信号传递、时频信号测量与比对、原子钟性能评估以及时频信号完好性监测等。
报告日程
2014年5月23日
场次
|
主题
|
时间
|
报告名称
|
报告人
|
单位
|
主持人
|
一
(08:30
-10:25)
|
守时与时频信号产生
|
08:30
|
开幕词
|
李孝辉
|
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
|
江志恒
|
08:35
|
GNSS time systems and UTC(特邀)
|
Włodzimierz Lewandowski
|
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
(法国)
|
|||
09:00
|
High performance frequency standards and transfer techniques in SYRTE(特邀)
|
Noël DIMARCQ
|
SYRTE
(法国)
|
|||
09:25
|
区域星地数据与星间数据联合的卫星钟差测定与预报
|
刘利
|
北京卫星导航中心
|
|||
09:45
|
时间基准装置与综合原子时的联合守时研究
|
闫建华
|
北京卫星导航中心
|
|||
10:05
|
卫星高度角对GNSS系统时差监测的影响研究
|
朱琳
|
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
|
|||
二
(10:30
-12:15)
|
钟性能评估技术
|
10:30
|
空间环境对星载铷原子钟性能退化规律影响的研究(特邀)
|
何世禹
|
哈尔滨工业大学
|
韩春好
|
10:55
|
星载铷原子钟特性研究及地面试验要求
|
谢军
|
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
|
|||
11:15
|
利用间断性频率数据评估原子钟频率稳定度
|
王鹏飞
|
中科院武汉物数所
|
|||
11:35
|
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系统性能评估
|
王天
|
长安大学
|
|||
11:55
|
星间时间比对与卫星钟预报方法
|
唐桂芬
|
北京卫星导航中心
|
|||
三
(14:00
-15:50)
|
时间传递与授时
|
14:00
|
三代北斗设计初探(特邀)
|
王力军
|
清华大学
|
高连山
|
14:25
|
NIM原子时标建设新进展(特邀)
|
张爱敏
|
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
|
|||
14:50
|
简单的高精度时间信号光纤传输
|
徐坤
|
北京邮电大学
|
|||
15:10
|
一种顾及随机项的导航卫星钟差预报方法
|
雷雨
|
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
|
|||
15:30
|
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共视不确定度计算
|
钟巍
|
三亚对地观测站
|
张贴报告
张贴号
|
论文编号
|
论文题目
|
第一作者
|
单位
|
S4分会: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
|
||||
S4-1
|
CSNC2014-4419
|
基于卫星双向载波多普勒的北斗星载钟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
|
龚航
|
国防科大
|
S4-2
|
CSNC2014-4305
|
基于实测钟差数据的北斗星载原子钟性能初步评估
|
周佩元
|
信息工程大学
|
S4-3
|
CSNC2014-4350
|
基于SSA和ARIMA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研究
|
周佩元
|
信息工程大学
|
S4-4
|
CSNC2014-4697
|
基于移动标校站的站间系统差标定与评估方法研究
|
钦伟瑾
|
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
|
S4-5
|
CSNC2014-5075
|
GNSS共视软件设计
|
钟巍
|
61876
|
S4-6
|
CSNC2014-4764
|
BDT Performance and Time Offset Analysis
|
王向磊
|
北京卫星导航中心
|
S4-7
|
CSNC2014-4657
|
小波神经网络在导航卫星钟差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
|
王宇谱
|
信息工程大学
|
S4-8
|
CSNC2014-4619
|
时频生成与保持系统数字方案研究
|
冯磊
|
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
|
S4-9
|
CSNC2014-4617
|
基于阻尼系数控制算法的时间驾驭方法研究
|
赵赟
|
北京卫星导航中心
|
S4-10
|
CSNC2014-4007
|
GNSS授时设备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与分析
|
焦海松
|
中国洛阳电子装备
|
S4-11
|
CSNC2014-3968
|
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动态单向时间传递技术
|
索龙龙
|
解放军工程大学
|
S4-12
|
CSNC2014-3628
|
非差方法用于导航卫星实时钟差计算
|
任锴
|
解放军工程大学
|